鼠旺年初,我們喝過臘八粥,腌過臘八蒜,咬過春餅,一切都是喜慶的味道。春節將至,城鄉年味漸濃,遊子思鄉的弦早已拉滿,春運大潮早已拉開大幕,即使奔波勞累,也阻擋不住天金岡那一顆顆歸家的心。一張好不容易搶到的車票。一聲暖心的“回家過年”,給了我們無盡的踏實感。
每年春節,年夜飯“其樂融融”的氛圍都一直爲大家津津樂道,讓四海歸家的遊子深刻感受到喜慶的年味。年夜飯,又稱“團圓飯”,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頓飯,十分隆重,通常有雞、有魚、有肉、有豆腐,爲的就是討喜頭。
其實,全國各地的年夜飯都有特定的風俗習慣,例如海南的“无鸡不成席”,吉林的“岁酒”和“德固”,湖南的“肘子”,湖北的“三蒸”、“三糕”、“三丸”,东北的“四大伴儿:鸡、鱼、排骨和肘子”,看了李子柒古法制作年夜飯,天金岡口水涟涟,这不,就来了个年夜飯习俗大访查:大年三十兒,你的家乡年夜飯都吃啥?
随后,天金岡全体员工兴高采烈地开始讲起来家乡特色,就像嚼了炫迈,停不下来:安徽淮北,腊月二十三,家里就开始准备“螞蚱腿、餃葉子、炸藕條”等各種炸貨了;安徽蕪湖,臘月二十,家裏就開始發面,蒸發糕了;安徽宿州,臘月二十一,家裏就開始碾芝麻,做芝麻糖,磨紅薯粉,做白丸子;湖北宜昌,夷陵春卷、臘魚塊、幹煎刁子魚、臘蹄子火鍋、宜昌扣肉等,光聽就饞的直流口水;江蘇淮安的鹵豬頭,甘肅的花馍馍、糖包,江蘇揚州炒飯,點心,東北的小雞炖蘑菇、酸菜炖排骨等等,無疑不勾起我們的味蕾,雖然我們嘗遍了千滋百味,但我們最留戀的還是家鄉的味道。
新年前夕,習大大在首都北京,向全國人民送上了新年美好的祝福,那麽,首都北京的年夜飯都吃啥呢?北京人一到臘月就開始准備美食過年食用,講究四涼“炸咯吱、芥末墩兒、肉皮凍兒、五彩花生米”、四熱“紅燒鯉魚、蔥燒海參、清炒蝦仁兒、燴鱿魚菜”、四肉“米粉肉、四喜丸子、紅焖肘子、回鍋肉”、四湯菜“燴三鮮、奶湯幹絲、玉米全燴、八寶涮鍋”,四四見底席面,所謂“四四見底”是討一個四平八穩的寓意。老北京的除夕年夜飯一般從掌燈時分入席,伴隨著春節晚會的播出,一直要持續到十二點,或至天明,故有“一夜連雙歲,五更分二年”之說。
以上這些各地除夕必吃的菜,都是屬于各自地域的年味故事。大江南北,每家每戶的除夕年夜飯雖爲傳統所限,但卻各有溫情,一餐一世界,一食一匠心。每一道年夜菜都是一個故事,每一次的匠心營造都是一次傳承。
大年三十兒,你的家鄉年夜飯都吃啥?寓意“吉慶有余”的鯉魚還是寓意“團團圓圓”的餃子,定是不可缺少的?天金岡想,中國幅員遼闊,物産豐富,每個省市的特産和習俗各不一樣,年夜飯的吃法也不一樣,但無論是吃些什麽,在哪兒吃,也許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和家人們在一起的那份溫馨和幸福。
抖音
微信咨詢
聯系電話